2024上海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2024年上海考生要考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需要多少分?
2024年打算报考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上海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所大学近三年在上海的录取最低位次、分数线、招生人数分别是多少,才能准确预测今年高考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医科大学。
202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在上海录取最低分数线预测:
哈尔滨医科大学202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上海综合类(本科)475分,位次25848,招生人数30人。
也就是说若是参考去年的录取数据,2024年上海考生要想被哈尔滨医科大学录取,综合类(本科)要在475分左右,才能考上!
不过,这样简单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年的高考难度、招生计划、高考人数、专业热门程度以及报考该校的人数等因素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比对近三年的录取数据,科学填报!
以下为该校最近三年在你省的录取数据,供参考。
附:哈尔滨医科大学历年在上海的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人数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 | 30 | 475/25848 | 405 |
2023 | 综合类(化或生) | 本科 | 478/25081 | 405 | |
2023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 | 482/24077 | 405 | |
2023 | 综合类(化+生) | 本科 | 497/20398 | 405 | |
2023 | 综合类(化+生) | 本科 | 539/10105 | 405 | |
2022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 | 30 | 459/26290 | 400 |
2022 | 综合类(化或生) | 本科 | 459/26290 | 400 | |
2022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 | 466/24851 | 400 | |
2022 | 综合类(化+生) | 本科 | 487/20403 | 400 | |
2022 | 综合类(化+生) | 本科 | 521/13075 | 400 | |
2021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 | 30 | 457/25247 | 400 |
2021 | 综合类(化或生) | 本科 | 459/24823 | 400 | |
2021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 | 460/24592 | 400 | |
2021 | 综合类(化+生) | 本科 | 473/21738 | 400 | |
2021 | 综合类(化+生) | 本科 | 514/12648 | 400 |
注:以上数据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批招生,仅做普通类报考参考,202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在上海的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上海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扩展资料
在报考志愿时,建议广大考生应该有合理的梯次分布,应该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梯次报考。可以注意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及位次变化,同时要注意学校专业录取是否有级差,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从而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概率。
哈尔滨医科大学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学校设19个二级院部和8个事业单位。附属医院9所,其中直属医院5所。有教职工18312人(其中大庆校区503人),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5732人(其中大庆校区7735人),研究生847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852人,硕士研究生6622人),留学生26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41人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8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龙江学者”32人,享受黑龙江省特殊津贴30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3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41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