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西考多少分能上西安翻译学院 附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2024年山西考生要考上西安翻译学院需要多少分?
2024年打算报考西安翻译学院的山西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所大学近三年在山西的录取最低位次、分数线、招生人数分别是多少,才能准确预测今年高考考多少分能上西安翻译学院。
2024年西安翻译学院在山西录取最低分数线预测:
西安翻译学院202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山西理科(本二C)371分,位次20002,招生人数16人;山西理科(专科)281分,位次61369,招生人数18人;山西文科(本二C)404分,位次5248,招生人数26人;山西文科(专科)301分,位次38367,招生人数32人。
也就是说若是参考去年的录取数据,2024年山西考生要想被西安翻译学院录取,理科(本二C)要在371分左右;理科(专科)要在281分左右;文科(本二C)要在404分左右;文科(专科)要在301分左右,才能考上!
不过,这样简单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年的高考难度、招生计划、高考人数、专业热门程度以及报考该校的人数等因素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比对近三年的录取数据,科学填报!
以下为该校最近三年在你省的录取数据,供参考。
附:西安翻译学院历年在山西的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人数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理科 | 本二C | 34 | 371/20002 | 396 |
2023 | 理科 | 专科 | 281/61369 | 130 | |
2023 | 文科 | 本二C | 58 | 404/5248 | 418 |
2023 | 文科 | 专科 | 301/38367 | 130 | |
2022 | 理科 | 本二C | 35 | 387/26251 | 417 |
2022 | 理科 | 专科 | 310/63193 | 130 | |
2022 | 文科 | 本二C | 59 | 435/6117 | 450 |
2022 | 文科 | 专科 | 308/46038 | 130 | |
2021 | 理科 | 本二C | 84 | 349/35552 | 343 |
2021 | 理科 | 专科 | 186/75981 | 130 | |
2021 | 文科 | 本二C | 143 | 429/8756 | 393 |
2021 | 文科 | 专科 | 158/64769 | 130 |
注:以上数据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批招生,仅做普通类报考参考,2024年西安翻译学院在山西的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山西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扩展资料
在报考志愿时,建议广大考生应该有合理的梯次分布,应该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梯次报考。可以注意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及位次变化,同时要注意学校专业录取是否有级差,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从而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概率。
西安翻译学院简介:
西安翻译学院由我国当代杰出教育家、民办教育拓荒者丁祖诒先生于1987年创办,坐落在西安市南郊风景秀丽的终南山北麓、太乙河畔。学校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接受陕西省委、省政府巡视诊断,同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陕西省“管办评”试点院校;201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团中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翻译专业获批2019年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第一所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民办高校;2021年新增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省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最多的民办高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中也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成为民办高校“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领跑者。西译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4位、陕西民办高校第1位。据软科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西译的办学实力稳居陕西民办高校前茅。经过三十多年的办学实践,西安翻译学院已发展成一所以文、商科为主,以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鲜明特色的民办大学。
西译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西班牙、韩国、中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西译充分利用外语、商务、旅游等专业教学优势和特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先后与匈牙利、俄罗斯、乌克兰、泰国等沿线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学校还成立了新丝绸之路研究中心、陕西口岸发展研究院、非洲研究院、匈牙利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学校有百余名师生先后赴东欧及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和国家公派留学;有1000余人赴国(境)外攻读硕士学位;1500余名学生赴国外带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