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考多少分能上惠州学院 附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2024年浙江考生要考上惠州学院需要多少分?
2024年打算报考惠州学院的浙江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所大学近三年在浙江的录取最低位次、分数线、招生人数分别是多少,才能准确预测今年高考考多少分能上惠州学院。
2024年惠州学院在浙江录取最低分数线预测:
惠州学院202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浙江综合类(1段)545分,位次112193,招生人数2人。
也就是说若是参考去年的录取数据,2024年浙江考生要想被惠州学院录取,综合类(1段)要在545分左右,才能考上!
不过,这样简单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年的高考难度、招生计划、高考人数、专业热门程度以及报考该校的人数等因素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比对近三年的录取数据,科学填报!
以下为该校最近三年在你省的录取数据,供参考。
附:惠州学院历年在浙江的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人数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综合类(不限) | 1段 | 2 | 545/112193 | 488 |
注:以上数据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批招生,仅做普通类报考参考,2024年惠州学院在浙江的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浙江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扩展资料
在报考志愿时,建议广大考生应该有合理的梯次分布,应该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梯次报考。可以注意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及位次变化,同时要注意学校专业录取是否有级差,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从而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概率。
惠州学院简介:
惠州学院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是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院校、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前身为1946年创办的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1978年升格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秉承“敦重明辨、求真致用”校训,努力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东江流域重要的人才摇篮。学校占地近2500亩,馆藏图书(含电子文献)达446.61万册(件),面向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逾1.9万,现有专任教师1175名,其中教授107名、副教授274名;博士545名,博士占比46.38%;特聘院士2名;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拔尖人才28名,省优秀教学团队、高校创新团队13个。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同美、日、俄等13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近5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学校目前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省级优质专业32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8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4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二等奖近20项;获国家级省级以上优质课程近100门;获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3个,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与平台70余个;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2012-2022年)总榜单前300”中,居全国第220位、广东省第10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广东省第1位。在“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前100”中,居全国第26位、广东省第2位。学校坚持高质量发展,现有省重点学科6个,市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2个(国际合作平台1个、院士平台2个、省级平台9个),省厅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团队6个。近5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 862 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31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 1.02 亿元;获国内外专利授权 419件(含中国发明专利 147件、国外专利授权5件),实现专利转化 37 件;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 15 项;举办大型国际、国内会议17场。学校坚持服务地方,近5年与 142 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承担社会委托项目 502 项,获经费1.04亿元;组建 48支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企业与乡村振兴,3人获得“广东省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称号;学校智库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05余件,其中 3 件获省部级领导批示,38 件获市领导批示;开设科普课堂342场,为3万余名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服务地方继续教育培训逾21万人次,组建惠州交响乐团、传承与推广“龙门农民画”,引领支撑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当前,学校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立足惠州、融入湾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