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叫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这个叫法原本就是外来词汇,英文为“feudal society”,对应于中世纪的西欧社会,西周分封诸侯,西汉、西晋分封诸王算得上是封建社会,而当年的马克思在研究西方历史时很喜欢用生产力的概念,他认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社会就是“feudal society”,翻译过来,就是封建社会。

什么是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是分封制定义的一种社会制度。这种制度下,国王向各类封建领主授予采邑,而封建领主向国王效忠,从而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国家治理结构。根据领主们的封地规模、家族地位等因素,国王授予公、侯、伯、男、子爵位。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地 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同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方式实现,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会改变封建社会作为一个阶级社会的本质。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1、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则依附于地主,为其提供劳动力和税收。

2、等级制度: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身份,如君主、贵族、农民等,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和权力范围。

3、世袭制:封建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继承通过世袭制实现,贵族家族的地位世代相传。

4、家族担当责任:家族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社会单位,家族成员需遵守家训,承担家族荣誉和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历史

历史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