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和筑梦计划具体是什么?

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和“筑梦计划”是该校为了选拔和培养特定领域的优秀学生而设立的特殊招生计划。

1. 强基计划

- 目的: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 招生对象:面向全国,招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 招生专业:招生专业涵盖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以及医学等专业。

- 选拔程序:包括网上报名、学科基础素质测试、综合素质考核、体育测试等环节,以及对获得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学生的破格资格审核。

- 培养方案:实施灵活、个性的培养方案,采取多元化授课方式,全面落实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开展多渠道国际交流,实施全面素质培养。

2. 筑梦计划:

- 目的:招收来自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及县以下高中的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使他们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 招生对象:主要针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要求学生及其监护人的户籍地在农村,且学生在当地高中连续就读3年以上。

- 选拔程序:通过网上报名,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测试资格,测试包括笔试和面试,最终根据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 优惠政策:获得入选资格的考生可享受一定的降分优惠,具体降分幅度由北京大学本科招生委员会确定。

这两个计划都是北京大学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秀人才培养而采取的措施,旨在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北京大学介绍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