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两会教育热点问题汇总
2021年全国两会上,各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纷纷提出很多为国为民的建议,其中不乏教育相关的热点问题,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如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两会教育热点问题
1、中小学主科取消英语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说,他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许进说。
因此,许进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2、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并大力发展“家门口”普惠托育,发行幼儿园教育券奖励多子女家庭,以缓解家庭教育抚养孩子的后顾之忧。
“我国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从小学到初中,我建议,把幼儿园教育纳入全民义务教育,减轻育龄妇女的家庭负担。国家的钱有限,不如从儿童教育做起,这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基础。”林勇说。
这已是这个话题连续多年进入两会议程。教育部曾于2020年11月公开回复称,已组织专家做过研究论证。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所以许多家长期盼能够纳入。不过对于学前教育是否应具强制性,各界还有不同看法,还有就是人才储备、教育经费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研究。
3、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
代表在提案中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
4、缩短教育学制,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
代表建议:“学制太长,推迟了就业时间,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如教育成本高,增加家庭负担;婚育时间明显延迟,老龄化问题显著等。压缩学制可使大学毕业后进入工作的时间提前两年,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事业、家庭有更充足的时间搭理与分配,对于个人成长、事业成功从时间分配上比较科学合理和时间分配充裕。”
5、建议高考时间微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建议,高考时间微调到6月的第一个周末,而非固定的7日、8日。如果6月7日、8日不是周末,很多考生家长会请假专门陪孩子参加高考,交通管制也会影响市民出行。
6、老师不要单独约谈学生
近日举行的“女童保护2021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说,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女童、幼童的保护教育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例如规定老师找学生谈话,领导办公室不应当是密封的,应当有玻璃窗,或者规定老师不能单独约学生进行谈话或批改作业等等。”
7、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待遇
2月26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重要提醒,各地要切实防止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问题反复。
提高教师待遇再次成为热点。朱永新建议,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软硬并举,拿出真金白银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水平,落实“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吸引优秀人才争相从教。
民进中央提案指出,与城市相比,县域高中的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均处于弱势地位,且缺乏财政性投入保障。建议实施县中教师振兴计划,建立县中优秀教师岗位津贴制度,鼓励优秀教师支教县中,部属师范院校为县中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
8、防止网络游戏沉迷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未成年游戏用户规模已达到1.07亿人,对未成人健康游戏的防护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许多游戏企业也响应国家要求,各自建立起了如健康系统、防沉迷系统等未成年人保护平台。但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落地标准,行业数据不互通、家长责任意识薄弱等因素,这些保护机制和规则仍存在优化空间。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现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头部企业实践经验,由政府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建立统一的防沉迷平台,整体接入公安实名系统验证,推动所有企业以统一的力度和方式予以落实执行。
9、加强监管在线教育APP
“手机一拍,答案自来。”市场上充斥了很多以人工智能、海量题库为卖点的搜题、批改类APP。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调研发现,部分教育类APP与在线学习平台缺乏教育专业性,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下降,比如快速获取答案、错漏百出、夸大宣传师资等。部分教育APP与在线学习平台,为获取利益推送色情、暴力广告甚至挑战制度红线,不利于学生社会性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缺乏有效的准入、监管、约束及退出机制;以课外补习机构为主导,形成人工智能学习产品与课外补习机构、媒体甚至部分学校、教师的经济利益链条。
10、“双一流”科研重点布局
科技创新需要提升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在全国两会上,一些大学校长、书记描绘了高校科研攻关的方向,尤其是“双一流”布局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建议,要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的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把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作为安徽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打造世界一流的材料科学研究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认为,首轮“双一流”建设实现了预期目标,入选高校的综合实力、整体办学水平、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等有较大提升。“但因高校身份属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问题,首轮‘双一流’特别是入选的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还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
- 安徽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播音与主持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戏剧影视导演方向)专业合格线发布
- 南方小年vs北方小年,除了差一天,习俗也大不同!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省级统考专业成绩合格线及专业成绩查询须知
- 关于公布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有关文件的温馨提示
- 【院校在线】上海科技大学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 山东将新增一所本科高校,拟同意设立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 重庆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各科类校考资格分数线公布!
- 山东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分数线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