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排名75-1075位次能上什么大学(2024)
2024年浙江高考排名75-1075能上什么大学?有哪些值得报考的大学推荐?以下为2023年各院校专业在浙江录取对应位次表,供2024年高考同位次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浙江高考排名75-1075名能上什么好的大学(2024参考)
2023年浙江高考排名在75-1075位次能上的好大学有:
省外:清华大学(位次75)、北京大学(位次94)、北京大学医学部(位次399)、复旦大学(位次280)、复旦大学医学院(位次324)。
更多院校,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浙江高考位次75-1075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所)
据2023年浙江高考一分一段表得知:2023年浙江高考位次在75-1075名的考生,对应高考最低分数为687分,超出浙江一段线199分,同分人数有120人。
2023年浙江高考75-1075位次大学专业一览表:
序号 | 学校名称 | 录取批次 | 专业名称 | 位次 |
---|---|---|---|---|
1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1段 | 临床医学 | 907 |
2 | 浙江大学 | 1段 | 工科试验班 | 220 |
3 | 浙江大学 | 1段 | 医学试验班 | 671 |
4 | 浙江大学 | 1段 | 社会科学试验班 | 450 |
5 | 中国人民大学 | 1段 | 经济学类 | 560 |
6 | 中国人民大学 | 1段 | 财政学类 | 495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1段 | 金融学类 | 377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1段 | 金融学 | 245 |
9 | 上海交通大学 | 1段 | 电子信息类 | 163 |
10 | 上海交通大学 | 1段 | 人工智能 | 207 |
... | ... | ... | ... | ... |
21 | 中山大学 | 1段 | 临床医学 | 918 |
22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1段 | 临床医学 | 324 |
2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1段 | 临床医学 | 233 |
24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1段 | 临床医学 | 288 |
2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1段 | 临床医学 | 413 |
26 | 四川大学 | 1段 | 口腔医学 | 823 |
27 | 四川大学 | 1段 | 口腔医学 | 520 |
28 | 北京大学 | 1段 | 理科试验班类 | 94 |
29 | 北京大学 | 1段 | 文科试验班类 | 88 |
30 | 清华大学 | 1段 | 理科试验班类 | 75 |
浙江高考位次75-1075能上的大学简介
1、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清华大学共设21个学院、59个系,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和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2、中国科学院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国科大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国科大共有、共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资源,文献情报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电子文献,同时学生也可在中国科学院各分院、各研究所以及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玉泉路校区的图书馆,使用各类资源和服务。
3、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林尚立。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奠基性、引领性贡献,新中国的经济学、法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诸多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创立并走向全国。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校主持构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经济学学科建设共同体”、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等平台,开设了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士国际项目”。截至2023年1月,学校同61个国家和地区的306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参与了8所海外孔子学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