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梯度是什么意思 怎样设置最合理

志愿梯度是指在同一批院校中,由于院校办学历史、知名度、实力等各方面差异,使得同一批院校录取分数有高有低,形成了录取分数的高低差异。

什么是高考志愿梯度

志愿梯度是指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根据考生分数和院校录取情况,合理安排不同院校或专业的顺序,以提高录取机会。

它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院校志愿梯度。指在同一录取批次中,不同院校之间的录取分数差异。通常情况下,知名度高、办学实力强或地理位置优越的院校,其录取分数线相对较高;地理位置不佳、知名度不高的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而那些介于两者之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则相对适中。这种分数差异反映了不同院校的录取层次。

专业志愿梯度。指在同一个院校中,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异。这种差异受到高校专业办学实力、专业受欢迎程度(如“热门”或“冷门”专业)等因素的影响。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需要考虑自身兴趣、特长以及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差异。

高考志愿梯度怎么设置最合理

总志愿梯度值是第一所与最后一所志愿学校预估投档线的分差。因此,总梯度值的大小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冲的高度,二是保的低度。

首先冲的问题要因人而异,如果考生看重学校,且对目标学校所有专业都可接受,那么可以冲得高一些;如果考生注重专业,那么第一所学校也可以采用稳的做法。

其次是保的低度的问题。这个是所有考生都必须把握的问题,因为其决定了该批次志愿的安全性(防止滑档)。

在确定冲的高度与保的低度之后,整批志愿梯度也就确定了。如A考生第一所学校冲高10分(预估投档线比自己成绩高10分),最后一所学校保底下限为35分,则其志愿的总梯度为45分。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