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专业有哪些(专业目录一览表)

陕西理工大学开设的专业有:土木工程、日语、网络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秘书学自动化学前教育生物科学(师范类)、环境工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图书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工商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

陕西理工大学专业有哪些(专业目录一览表)

陕西理工大学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院专业
土木工程建筑学

土木工程

建筑学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外国语学院

日语

英语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网络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应用统计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机械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文学院

秘书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汉语国际教育

广播电视学

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应用心理学

教育技术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工程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环境工程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师范类)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图书馆学

地理科学(师范类)

历史学

旅游管理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师范类)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经济与法学学院

经济学

法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管理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工业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类

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教育)

美术学(教育)

环境设计

舞蹈编导

陕西理工大学简介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学校在陕西省内实现一批次本科招生。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49万平方米。现设有15个学院和1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61个本科专业,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

学校坚持“立足陕西,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秉承“明德、砺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现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自动化、化学等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10个省级教学团队,12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3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部门或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管理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生物学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会计、生物与医药等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拥有1个省部共建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巴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文科哲学智库、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29个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27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2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4人,二、三级教授14人。柔性引进院士5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入选陕西省省级人才项目10余人。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

陕西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抓“双一流”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内涵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努力创建以教师教育和工程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实现学校事业发展新突破。(2022.12)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专业选择

专业选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