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最外层是什么层

太阳最外层是日冕,日冕上有冕洞,而冕洞是太阳风的风源。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时或通过日冕仪才能看到,其形状随太阳活动大小而变化。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日冕的形状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极小年则呈椭圆形。

太阳最外层是什么层

太阳的外层分为三层:光球、色球和日冕。
光球是太阳最外层的一层,也是肉眼能够观测到的部分。光球的温度约为5700°K,其中的光谱线和黑子现象对太阳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光球的良好的透明性和充满能量的大气层是太阳辐射的来源。
色球层位于光球下方,厚约2000公里。色球层温度比光球高,达到约7000-8000°K。太阳的一些磁活动和耀斑等归属于色球层。此外,色球层中的加热、流动和层间传递的物质运动都会造成太阳表面巨大的爆发。
日冕是太阳最外层的一层大气,位于太阳表面以上数十万公里,温度高达超过100万度,是太阳的最外层,是太阳的大气层和宇宙性暴发的来源。日冕的高温是由于太阳的磁场与物质对撞所产生,能量释放的过程使得日冕的温度高于下面的任何一层。日冕的能量释放包括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这些现象都能够影响到地球磁层和电离层的变化。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

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

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光球层: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色球层:耀斑、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地理

地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