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

一、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

二、考生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1.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考生可登录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服务平台”,还可以访问教育部“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https://gaokao.chsi.com.cn/zyck/),查阅相关资料。

2.掌握志愿填报流程。阅读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上《手把手教你填志愿》系列推文,掌握志愿网上填报的流程和办法。

3.研读志愿填报权威资料。认真阅读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编印的《2024安徽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以下简称《报考指导》)、官方渠道发布的2024年安徽省高考考生成绩分档表、体检表等信息,详细了解各高校在皖招生计划、录取要求,本人体检情况等。

4.用好官方信息服务平台。今年,我省专门研发的“志愿填报服务平台”,提供了历年数据查询、志愿辅助填报和志愿填报等功能,考生可登录平台,查询近三年在皖招生院校分专业录取位次,同时参照今年各高校招生计划情况,确定拟报考院校范围,再通过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筛选、志愿填报系统正式填报。此外,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首次推出“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并向高考生免费开放,汇集院校、专业、就业等大家关心的信息内容,为考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重点考虑相关因素

1.考试成绩。成绩包括总分、位次及单科分数等,通过成绩进行初步筛选填报范围。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应重点关注“位次”,不同年份的考试分数不具可比性,不能简单用分数与往年做加减进行比较。

2.院校综合情况。考生可访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或各高校网站查阅2024年招生章程,全面了解初步筛选出来的院校,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专业建设、办学地点(校区)及收费标准等信息。

3.专业和就业。专业选择上,考生既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要考虑将来的学习深造或职业规划,更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慎重对待所谓“冷”“热”门专业,综合分析、理性判断、科学选择。学生应结合个人志趣与自身所长,追寻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职业方向。

4.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部分院校的某些专业有特殊要求,比如有的专业对身高、视力、色觉等身体条件方面有要求,考生应及时登录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查询本人《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信息,了解本人体检情况;有的专业对考生单科成绩有要求,有的专业明确只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还有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专业)或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学费较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三)准确把握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今年我省大部分批次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投档遵循的原则是:“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应注意:一是准确定位,合理填报。平行志愿院校之间应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且应选好保底院校,以免滑档。二是根据意愿,合理排序。平行的院校志愿也有先后顺序,一般按照排名从高到低排列;同时,考生在合理选择报考院校的基础上,也可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在前面。三是专业志愿,慎重填报。仔细阅读院校招生章程,了解院校录取规则、专业限制(报考)条件及往年各专业录取情况等,并结合自身成绩、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慎重选择专业。特别要高度重视“专业服从”志愿,避免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院校退档。

今年虽然是新高考,但近三年的院校投档最低分和最低位次仍具有参考价值。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参照院校和专业近几年的录取最低分排名情况,灵活运用“冲、稳、保”的策略,进行分析、比较,保持院校之间适当梯度,审慎选择好平行志愿。

(四)审慎规范填报志愿

考生要注意不同类别、不同批次志愿填报时间及填报要求,预填期间做足准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上网填报,一旦错过,将无法补报。

每个批次志愿填报后,都需要进行提交。只填报但未提交的志愿,将被视为无效志愿。志愿提交之前,务必仔细检查,注意看清页面提示信息。志愿一旦提交,任何人不得修改。

志愿填报应由考生本人完成,不得交由他人代办。考生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考生号、身份证号和登录密码,防止个人信息被无关人员获取,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上志愿填报完毕后,要现场打印志愿确认表,由本人签字确认。

(五)慎重考虑是否“专业服从”

大部分批次志愿设置里面都有“专业服从”志愿。“专业服从”的意思是,假如考生被投档到了某院校专业组,但是按照高校的录取规则,考生填的专业均无法录取(比如分数没有别的考生高、身体受限等原因),如果填了“专业服从”,院校会将考生调剂录取到该院校专业组内有缺额的专业,如果考生仍不符合缺额专业的录取要求(如单科成绩要求、身体受限等原因),则也有可能会被退档。总之,填了“专业服从”,一般退档机率都会比较低。考生一旦退档,就只能等征集志愿了。所以,请考生慎重考虑是否“专业服从”。

(六)识别防范各类骗局

高考分数公布后,诈骗分子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设置种种骗局,如发送虚假链接设置查分骗局、“补助金”骗局、谎称有关系可以获得补录名额或者“内部指标”等等。请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注意甄别,要通过官方网址进入查询页面,勿让骗子趁虚而入。社会上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机构,利用今年我省“新高考”落地之机,刻意营造焦虑氛围,声称自己有“内部数据”“专家团队”“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请广大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切勿轻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

三、相关咨询活动

(一)6月11日上午8:00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已开通10路咨询热线。从6月25日起,热线电话接听时间将延长到晚上10点。

(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ahzsks.cn)和微信公众号(ahsjyzsksy)将继续发布志愿填报及招生录取相关政策、志愿填报方法、招生录取相关信息,请大家保持关注。

(三)省教育厅将继续组织开展“网上咨询周”和委厅领导在线咨询答疑活动。其中,本科院校网上咨询周时间为6月24日至7月6日,专科院校网上咨询周时间为7月7日至7月17日,每日咨询时间段为9:00至18:00。

(四)相关高校线上咨询活动也将全面展开,请考生、家长及时关注目标高校的官方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招生政策信息。

(五)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党总支将继续组织开展高招系列志愿填报咨询“送服务进基层”活动,到部分市、县中学进行“面对面”的志愿填报咨询辅导,请大家留意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或高中学校的通知。

(六)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还将会同省直机关工会于6月26日下午开展“高考志愿填报辅导讲座”活动,届时会通过网络直播,欢迎广大考生及家长关注省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参与方式参加。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排行榜